大篆字体免费 回忆 |这个天津人从童年走过的地方,你有没有你的青春?
辻条一年中最华丽的季节来了!
水上乐园
是天津市区最大的公园
当然,你不能错过赏樱
水上乐园的桃花、樱花、玉兰花已经盛开
但你知道吗?
今天美丽而波光粼粼的水上乐园
曾几何时,它是一个废弃的砖窑
而天津人对水上乐园感兴趣的原因
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这不仅仅是因为
承载着几代天津人的童年回忆
背后
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第 1 部分
水上乐园的前身——青龙池
过去,水上乐园的这一区域多为荒地、窑坑、芦池,最大的水体被称为青龙池(今水上乐园西湖)。在公园成立之前,这里是八里台青龙潭洼地群,是“渭南谷”的一部分。
清光绪十六年(1890 年)夏,李鸿章命淮军大将魏如贵率军疏浚金河,经八里台到达魏南洣。随着天津口岸的开放,市区扩大,这里开始取土制砖,有宏光、龙兴、永兴等十几座窑,到民国初期,大大小小的窑坑比比皆是。由于雨水和内涝,植被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杂草丛生,加上划船的便利,这里景色广阔如画,当时也被称为南郊公园。
“水不深,有龙,是灵性的”。传说有船民在天气多云、暮色低沉的时候,不时看到青龙消失,一度以“青龙池”闻名遐迩。当地人还流传着小青龙为海龙王庆祝生日,在这里遇到大旱时,犁云播雨,得罪了海龙王,在这里被斩首;后来,它化作涓涓细流滋润这边的水土,人们为了纪念那条小青龙,就把这个地方叫作“青龙池”。
水上乐园“青龙池”题词,由书画大师王学忠先生亲笔书写,书画家谢心怡雕刻
资深学者江云山著有《青龙潭故事》,书画家谢辛义书丹
关于青龙池的传说,在当地的史料中可以找到它的踪迹。明清时期,《天津魏记》记载:“出龙江,在城南,到城里二十多里,传说有一条龙从这里出来,故名。1931 年 7 月 23 日,当时天津非常有名的杂志《北洋画报》刊登了著名报人、记者吴秋臣所写的《青龙潭》一文,讲述了“青龙潭”这个名字的由来......茶馆挂着白布书'青龙潭',所以海湾就以茶馆命名。”
上世纪 30 年代,八里台青龙潭成为天津的避暑胜地。它与渭津河相连,四面环水,没有公路到达,因此最好的出行方式是乘船。1942年,第16卷第15期,《369画报》发表了一篇题为《青龙池》的文章,副标题为《轻舟泛青波,芬莲满池》。它生动地描绘了驾驶船只的感觉:
“说起青龙池的壮丽,到处都是绿野和清脆的鸟儿。一艘平船,在其中荡漾。船桨飞溅的声音形成了自然的音乐。空气中的微风带来野花绿草的香气,让身心焕然一新。依偎在一起的情侣们乘船在这个泳池上倾诉心意,真的是点缀得淋漓尽致。您可以租一艘船加入您,船可以带您进行一次风景优美的旅行。”
它也是一个天然游泳池。1935 年 7 月 2 日,《益石日报》有一篇文章写道:“很多人都知道'青龙潭'是一个可以参观的地方,孤舟流水,芦苇荷花,颇有江南风光。此外,青龙潭也是游泳的好地方。因为它里面的水很深,而且很干净。
1930 年,天津游泳比赛在青龙潭及周边南大坑举行,成为当时的重大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看。
青龙池的游泳者和观众(来源:北洋画报,1932 年 7 月 23 日)。
青龙潭也是成南诗社等文人、学者聚集的地方。20世纪初,活跃在天津“城南诗社”的一群文人特别喜欢青龙潭,闲暇之余,他们喜欢在静谧的碧波中划船、吟诗。“城南诗社人,最爱的江南游”。其创始人严修在《八里台归罗》中写道:“岸边芦苇绿意盎然,桨声不断清脆。故乡的风景应该被记住,有点像“西兴之于绍兴”。八里台水乡的风景堪比长江以南的古老渡口码头西兴和绍兴的著名景点。
城南诗歌社成员,摄于 1941 年
1937 年“七七事变”后,天津被日本侵略者占领,青龙潭逐渐衰落,杂草丛生,蚊蝇猖獗,污水泛滥,昔日旅游盛况已不复存在,其萧条贫瘠一直持续到 1949 年天津解放。
第 2 部分
天津人自己开辟的公园
解放后,由于当时天津市缺乏供人民休闲娱乐的新型公园,天津市政府决定在八里台青龙潭沼泽和河流覆盖区为市民建造一座大型公园。在那个年代,人民政府动员群众通过志愿劳动来完成土方工程的挖掘和填土。
水上乐园开工建设于1950年8月26日,是天津人民用自己的双手,用劳动和汗水开办的一座公园。天津市元老领导石坚(时任新华社天津分社社长)在回忆中讲述了 1950 年的激情岁月:“为了给人们提供一个休憩的场所,天津市政府决定动员全市人民参与志愿劳动,建设水上乐园。周六、周日,各单位人员自带工具,自备干粮,没有任何补贴,但各单位都争先恐后地参加。当时,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工人和各界人士参与义务劳动,场面如火如荼,场面壮观。
天津解放初期,水上乐园的建设场景。照片:袁戈芳,1921-1989 年,园艺师,曾任天津市园林局总工程师
水上乐园是由各行各业的人用镐头建造的。摄影:袁格芳
经过十多个月的艰苦努力,公园初具规模,1951 年 7 月 1 日,在晚会 30 岁生日之际,它部分完工并正式向公众开放。由于公园的水面面积占公园总面积的 60% 以上,因此被命名为“水上公园”。
水上乐园诞生于那些成立的年代,也发挥了经济作用。天津市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总工程师马云云回忆说:“一开始,五岛、九岛的一部分是果园,种满了苹果树和桃树。七岛是渔业集团养鱼的地方,冬天一网就有数万斤,当时的收获感非常美好。”
第 3 部分
记忆,从 1951 年 -
对于大多数天津人来说,水上乐园都有一段与青春有关的记忆。毫不夸张地说,在所有天津市民的家庭相册中,将会留下几张水上乐园的纪念照。
五十年代水上乐园的游轮码头
五六十年代,水上乐园还在天津市区的边缘,周围是田园和荒芜的草地,交通不是很方便,只有 94 路无轨电车总站位于距离公园东门一英里的地方,下午 4 点才接车。
上世纪五十年代,游客在水上乐园的照片,以及身后的紫藤长廊大篆字体免费,你是不是有点熟悉呢?
1958 年“国庆节”,天津水上乐园儿童专用列车“礼品车”正式开通
当时的水上乐园是一种“茅草亭竹廊、水天间、森林别致、野草丛生”的郊区风光,具有自然野趣的古朴风情,亭台楼阁、廊道均以竹子建造而成;公园东西湖的水域浩瀚无垠;北广场设有展厅和烈士纪念碑;酒店还设有儿童游乐场。
上世纪五十年代,游客在水上乐园拍照留念,身后是水竹亭
上世纪五十年代游客在水上乐园游泳池的合影
上世纪 50 年代,政府大力推广游泳。当时,水上乐园里有两个游泳池,分别叫三岛青年游泳池和市岛游泳池,可容纳近 10,000 名游泳者。
其中,一岛泳池不仅分为深水区和浅水区,还设有儿童区。游泳池旁边的海滩是孩子们的天堂。大人们在海滩上晒日光浴,看着孩子们把他们的小手和小脚埋在沙子里。也有人喜欢躺在阳光下有点热的沙滩上,体验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感觉。
1967 年,两个年轻人在水上乐园为大众免费表演了歌曲
这
照片中演奏手风琴的人名叫孟宪宏,是一位著名的手风琴家;站着唱歌的人是著名歌手江大为。这张珍贵的照片拍摄于 1967 年,靠近水上乐园的竹子长廊,孟宪宏和江大为都来自天津。两人在中学时就开始一起表演了,当时他们还没有进入专业的艺术团体。每个周末,两人都会在水上乐园练习唱歌和弹钢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水上乐园是许多年轻人聚集、练歌的首选,水上乐园也见证了天津众多文艺青年的成长。
上世纪 70 年代参观过水上乐园的人
那时候,“六一”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日子,一些学校还会组织学生去水上乐园玩团队日,看到大老虎和小动物更是兴奋不已。提着装着烤饼、馒头、泡菜的小书包早起,或者带上一点火腿肠或煎荷包蛋到学校,聚集在学校,排队唱歌笑声,一直到水上乐园......
上世纪 80 年代天津水上乐园的微型火车
上世纪 80 年代,天津水上乐园增加了许多适合儿童玩耍的游乐设备,如碰碰车、海盗船、飞行木马等......当然,小火车仍然是大家最喜欢的游乐项目之一。每逢节假日或星期天,许多天津孩子都会恳求父母带他们去水上乐园,水上乐园里的小火车承载着几代天津人快乐的童年回忆。
1983 年天津水上公园鸟瞰图
当时,还需要入场费,没有家长和老师的指导,孩子们不能去那里。因此,水上乐园已成为孩子们期待的活动场所。
从上世纪 80 年代到 90 年代,水上乐园的票价从 5 分到 1 毛钱到 2 角到 1 元不等,2009 年的票价是 30 元,2009 年 7 月是免费的。
第 4 部分
这些“大佬”都去过水上乐园
自水上乐园建立以来,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来参观公园,与人民同乐。他接待了毛泽东、周恩来、徐特力、贺隆、陈毅、吕正草、谢觉亚、杨成武、李鹏、李瑞环、倪志夫、朱镕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西哈努克等国际友人。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谢觉宰老人曾两次参观过该公园。1958 年,谢老在夜间游览水上乐园时写了一首诗:“去年的夜游今夜,夜游正值初秋,清凉迷人的景色受到攻击,树影灯光漂浮在水面上。如今,刻有谢老诗歌的白色大理石矗立在西湖畔,供游客观赏。
1958 年 8 月,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谢觉孰再访水上乐园,写了一首诗国务院
前总理李鹏、朱镕基参观了水上乐园,参观了公园内正在举办的菊花展览,并详细询问了菊花的品种和保护情况。
1993年10月31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和夫人朱琳在天津市、园林局、水上公园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水上乐园菊花展并合影留念
2003年9月25日上午,国务院前总理朱镕基和夫人在时任天津市委书记张立昌和天津市园林局领导的陪同下,饶有兴致地参观了水上乐园和菊花展
水上乐园还接待了多位文化名人,许多名人都曾参观过水上乐园,留下了珍贵的牌匾、对联和诗词。
中国文联副主席冯继才先生,曾在电视风光片《天津门十景——龙潭福翠》的解说中描绘:
如果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你爬上亭台楼阁环顾四周,天蓝如洗,水面碧绿,三湖六桥九岛的景色都倒映在龙潭,感觉就像照镜子一样,映成一对。在放松之中,您可能会误以为它是杭州的西湖。不,不,这次你是对的。有人就是这么称呼它:北方的小西子。
冯继才先生参加了龙潭书画院水上乐园建设与发展研讨会
当代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范曾先生于 1988 年游览水上乐园,在湖上划船,爬上亭台楼阁,俯瞰湖水之间,榭亭美景,他表达了自己的感情,写了《远望远亭》一书,并写下了《在水边》姬游, 为公园留下宝贵的文化财富。
曾帆先生
范增先生为“远亭”牌匾题词
曾凡先生的《在水边》——水上乐园纪事写道:青龙不是名将的坐骑,而是诗人最喜欢的坐骑,它是否将楚天的魅力带到了天津?是的,你没听见青龙的长吟吗,是不是那么久久深沉,那么迷人?青龙潭已成为诗人表达遐想、恋人倾诉文字的美丽之地。……那时,我正在南开大学读书大篆字体免费,天真的幻想和稚气的爱情迷惑着我幼小的心灵,水上乐园就是我高呼“树叶苍白,白露霜,所谓宜人在水边”的地方。
1991年第31届菊花展上,著名红书生周如昌曾来到园内观菊展,在天方楼里兴高采烈地写下,题词,赞美水上乐园:六朵云,双翠,九英洲,落亭,树影飘,千湖烟笼弱柳,为什么许岩说瘦扬州。
周如昌先生参观了水上乐园的菊花展,并乐此不疲地撰写了文章
石刻《水上公园》、大篆字体、谢心义篆刻
第 5 部分
水上越来越美
随着经济的发展,水上乐园的建设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情况,以建筑的形状,以挖为填土,入地建岛,修路建桥,布胜长廊、琵琶岛、藤罗架、俯瞰亭......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景观不断更新和构建。
这座 26.5 米高的亭阁建于 1970 年,可以欣赏到湖泊和湖泊的全景。照片拍摄于 1989 年
1985 年,从空中看到水上乐园
1989 年,为纪念天津和日本神户友好城市成立 15 周年,建造了日式花园神户花园
1990 年,天津盆景园落成,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盆景园。牌匾由书法家齐功先生书写
1991年,水上乐园被评为“金门十大景点”的“龙潭福翠”。每逢节假日,公园里游客络绎不绝,湖面上扬帆起伏,十分热闹。
龙潭漂浮绿意
2004年11月,水上乐园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级旅游景区。2009 年 7 月,水上乐园经过大规模的景观改善和改造后免费向公众开放。免费开放后,每天早上都有源源不断的市民来到这里散步、晨练、唱歌、跳舞、踢毽子和滑旱冰。
免费开放后的水上乐园
2023 年基础设施升级转型
2024 年,一艘新型游轮将启航前往水上乐园。70 多年来,游轮一直是人们最喜欢的景点。
从那时起,水上乐园经历了几次翻新和升级。经过70多年的建设和多次的升级改造,今天的水上乐园绿草如茵,风景如画,园内水面开阔,岛屿错落,可谓“九岛、八桥、三湖、七园、三廊、二堤”。
今天的水上乐园
岁月流逝,时间流逝
水上乐园
它记录了天津市的变化
承载着几代天津人的美好回忆
......
用于水上乐园
你还记得什么?